境外媒体称,由于本国军事力量增强,过去五年对进口武器的依赖降低,同时武器出口却增长了74%。 据香港《南华早报》网站2月21日报道,根据20日发布的一份报告,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的研究报告还显示,随着南海紧张局势升级,周边自2012年起大幅扩大武器采购,亚太地区的军备竞赛持续进行。 2012年至2016年间,重要武器的出口比2007年至2011年增长74%。占全球武器出口的比重由3.8%上升到6.2%,成为继美国和俄罗斯之后,当今世界第三大武器供应国。 枭龙战机 然而与美国的武器出口状况是存在区别的,美国的武器出口占世界的三分之一,供应对象至少有100个,而重要武器的供应对象国有44个,主要分布在亚洲和非洲。超过60%的出口武器流向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和缅甸,另有22%流向非洲。 报道称,正在不断扩大市场。2015年,向秘鲁出口了90B型多管火箭炮,这是秘鲁第一次用武器来武装部队。五角大楼去年发布报告说,经过核算,2010年至2014年,的军火销售额大约为150亿美元。 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发现,随着自主研发生产先进武器的能力不断增强,2012年至2016年的武器进口比2007年至2011年减少了11%。 但是,仍然在一定程度上依靠俄罗斯、乌克兰和法国提供一些关键武器和部件,比如飞机发动机。另外,报告说,还进口大型运输机、直升机、军车和舰船。 报告还强调,当前东南亚地区军事力量不断扩张。报告说,几个在南海有领土主张的之间的紧张关系,直接或间接地推高了东南亚地区对重要武器的需求。 据日本《读卖新闻》2月21日报道,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20日发布的有关2012年至2016年国际军火交易情况的报告显示,全球军火交易量达到了冷战后的最大规模。在出口量方面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位居第三的在交易量占比和出口对象地区方面均有扩大。报告指出,“已经确立了世界顶级军火供应国的地位”。 在本世纪最初几年还是全球最大的军火进口国,但随着武器制造能力的提升,最近五年的军火进口量已经降至第四位。报告分析认为,()在大型运输机和飞机发动机方面仍需依赖进口。主要的进口来源地是俄罗斯、乌克兰和法国。 2012年至2016年间全球最大的军火出口国(除外)依次是排名第一的美国(33%)、第二的俄罗斯(23%)、第四的法国(6%)、第五的德国(5.6%)。最大军火进口国前两位依次是印度(13%)和沙特(8.2%)。 2012年至2016年的全球军火交易量较此前五年增长了8.4%。尤其是中东的军火进口量增加了86%。占到全球军火进口量43%的亚洲和大洋洲中,以东南亚地区的进口增长最为显著。报告指出,“南海的主权问题直接或间接地造成了(军火)需求的增长”。 |